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专场综述:宏观经济学(5)

 


       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宏观经济学专场讨论(5)于11月16日13:30至15:00在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通博楼教学区举行,相关领域的3篇文章的作者就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劳动市场摩擦、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要素替代弹性等问题进行了报告。本次讨论的主持人是天津财经大学的郝枫老师,评论人是郝枫老师、南开大学的王庆芳博士以及天津财经大学的毛剑峰老师。

       首先为大家进行论文报告的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王庆芳博士,其论文题目是《房地产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二重性及其与经济发展、信贷扩张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在房地产价格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的背景之下,文章研究了房地产、银行信贷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基于房地产的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双重属性的视角对房地产与银行信贷及经济增长关系的梳理,并对2004年到2011年的285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作者的模型设置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主要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房地产虚实二重性以及分地区进行检验,另一个是采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房地产、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因果关系以及三者之间是否有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从全国的模型上可以看出全国和东中西三个分地方进行对比,东部地区受到滞后一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最大的,中西地区较低;东部地区受到银行贷款影响是最大的,人均GDP影响是最小的;中部地区受到人均GDP的影响是最高的,银行信贷的影响也比较高;西部地区主要受到人均GDP的影响,银行信贷对其影响是较低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全国和分地区来看,房地产价格与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存在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显著的,长期因果关系也是不显著的,其中在东部地区比较显著。从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在全国来看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还未形成,但在东中部地区已经存在。作者根据文章提出政策性建议:在现今收缩银行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是有抑制作用的,但因东中部地区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已经形成相互作用机制,在政策打压之外,它们之间会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政策不能长期持续,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之间就会有螺旋上升的趋势,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

       天津财经大学的郝枫老师对该文章进行了评论,他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不希望在其它国家已经发生的问题在我国仍然出现,且该文章强调了虚拟和实体两个视角来考虑问题,在分析思路和框架上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补充,采用了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相比一般的宏观面板数据在地级市的层面上是有所扩展的。郝枫老师同时针对这篇文章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可以把某些资产界定为虚拟资产,有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界定什么样的资产具有这样的双重属性;第二个问题是对几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往往受滞后接触选择的影响比较大,结论并不一定具有稳健性,在这项研究当中是如何处理的。王庆芳博士就这两个问题以定价方式、金融市场联系的观点做了一定的解释。也就滞后项是否体现预期的问题与毛剑峰老师进行了讨论。

       第二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天津大学的毛剑锋,其论文题目是《劳动市场摩擦、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开放经济DSGE模型的研究》 。文章的基本模型在传统的新凯恩斯的DSGE模型下纳入了开放经济的两个选项,采用了最优化的处理方式从家庭部门、厂商部门、政府部门、国外变量和劳动力市场方面进行分析。文章得出了几个方面的结论及政策性建议,一是由于利率上升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抑制了劳动力市场,所以应该慎用利率工具,其次应该加强管制和疏导输入型通货膨胀,并且由于受到技术冲击与国外实际产出冲击对国内的影响,应该完善技术推广转移。

       来自南开大学的王庆芳博士对该文章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基于开放经济并加入了劳动力市场摩擦因素,以及把生产厂商进行划分等理论部分都具有创新性,并且该文章也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政策建议。但王庆芳博士也认为在劳动力市场的摩擦的参数设置中应该考虑国内因素,对此毛剑峰老师回应到由于可借鉴的国内的参数不多,只能借鉴国外的参数设置来调整国内的,国内外差异性比较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三位进行报告的是天津财经大学的郝枫老师,其论文题目是《要素替代弹性估计:理论回顾与经验分析》。该文章主要是经验性研究以及回顾了不同时期如希克斯、索罗等学者的替代弹性理论,其研究意义在于对于经济增长研究的重要性,要素分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在文献综述方面该文章提到几个基本认识,第一是替代弹性估计高度依赖技术设定,第二是替代弹性存在明显跨国差异,第三是替代弹性存在显著事变特征,最后是替代弹性具有明显层面差异。该文章在理论模型方面首先阐述了替代弹性定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总量生产函数发展,并采用了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改革时期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变系数模型讨论,以单方程即成本最小化方法估计替代弹性。该文章还采用了稳健性检验,剔除部分如西藏、重庆、海南等数据残缺的省市。得出改革时期替代弹性小于1,存在一个上升的趋势,大概在0.3到0.6之间。由于时间的原因,作者只对结论进行了简短的阐述。

       评论人毛剑峰老师认为该文章从头到尾把理论和实证文献梳理得非常的清楚,并且结合梳理对中国的情况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毛剑峰老师还说到他对相关领域及模型并不是非常了解,不便在细节上做过多的评判。

(文/朱静 图/任茜雯)

\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TOP
  • 三日
  • 一周
  • 一月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